• 蜀道网
  • 关羽网
  • 曹操网
  • 第一届论坛
  • 第二届论坛
  • 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消失的都城(尾声)

    消失的都城(尾声)

    张子欣
     

    四、六朝沿革

    4.鲜卑人慕容皝创立燕国政权,史称前燕。

    慕容俊执政后,于357年从蓟迁都到邺,俊夜做一梦,梦到石虎啃咬其臂膀,打也不松口,被惊醒。俊下令掘石虎墓。墓在紫陌桥近处。在邺城西北五里,是漳河上的一座桥。这里是西门豹投巫的地方,原叫祭陌,后改紫陌。佛图澄就葬在这里。澄葬后,有人在邺西太行山看到澄,回报给石虎,虎掘墓开棺,空的,只有一块石头。石虎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也应葬在这里。俊掘墓开棺,也是空的。于是重金求购虎尸。后赵的一个宫女说出虎葬在东明观下。东明观位在邺北城东南角,是石虎把城墙加宽加高建的东明观。结果掘得很深,文献载“下度三泉得其棺”。尸僵不腐。俊命御史杨 数其罪而鞭之,围观的老百姓皆笑而开心。

     

    图片

     

    前燕都邺13年(357—370年)传俊 二世败亡。之后,十五年属前秦。前秦的皇帝有苻坚,就是打淝水之战的那个人,苻坚生于邺。

    后赵石虎时,从长安徙民来邺,当时苻洪是氐族人的首领,被迁到邺城西南永贵里。洪的儿媳,在漳河中游泳,累了,在西门豹祠中休息,对着神像祈求儿子。梦与神交遂孕坚。坚乳名永固。近来出土一块唐墓志,载有永固里。也在邺城西南。是否永贵后改永固了。宋时村名有时固,现在仍是。是否唐的永固西迁改时固了,值得研究。

    十三年属后燕,是鲜卑人慕容垂建的。之后136年属北魏。

    鲜卑族人拓跋氏在北方兴起,建都平城(今大同),先后平定了十六国的割据政权,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南方的东晋为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代,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图片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春正月,孝文帝(元宏)幸邺。朝群臣于澄鸾殿。是年十一月,卜迁都。经邺,登铜雀台。御史崔光等谏曰:“邺城平原千里,漕运四通,有西门,史起旧迹,可以饶富。在德不在险。请都之。”孝文曰:“邺城非长久之地,石虎倾于前,慕容灭于后,国富主奢,暴成 速败。且西有枉人山,东有列人县,北有柏人城,君子不饮盗泉,恶其名也。”

    是年由平城(云中)迁都洛阳,经邺宫留数日,临走时,悬饭一瓠于城门之上。尚书崔光语人曰:“挂饭者,悬飧也,后世玄孙必兴于此。”

    北魏迁都洛阳,改拓跋姓元。至后期,朝廷几股势力斗争。尔朱氏与高欢在韩陵打了一大仗,高欢以少胜多,打败了尔朱氏,奠定了迁都邺城的决心。在韩陵建韩陵山寺,有说定国寺,让当时的大文人温子升撰写碑文,记述了这场大战。后得到南朝大文人庾信的称赞,成为留传后世的“韩陵片石”,安阳八景之一。温子升的碑文是骈体文,对仗好,很有气势。现在我们看到的石碑,是明代重刻的。这是原文。碑已碎成几块了。我建议有关部门,乘现在文化复兴之风,重刻这块碑,创旅游景点。现在这么多书法家,不花多少钱,是很有意义的事。

    之后,北魏朝廷内部,形成两大势力。一是以高欢为代表的立幼主元善见为皇帝。一是以宇文泰为代表的立幼主元宝矩为皇帝。宇文泰携元宝炬去了长安,立魏,史称西魏。高欢携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东西魏之间连年战争。

    西魏宇文泰死后,宇文觉废西魏立周,史称北周。东魏高欢死后,高洋废

    东魏立齐,史称北齐。东魏北齐均建都于邺。

     

    图片

     

    5.东魏

    高欢携元善见把东魏政权从洛阳迁邺,令下三日出发。携来40万户。嫌北城狭小,乃筑南城。把邺城范围扩大了一倍还多。两城均在利用着。

    修建了很多园林。在北城之东,堆土为山谓之东山,供皇家游乐玩耍。在南城之西筑仙都苑。就地挖土推山。把五岳缩小,集于园内。挖土留下大坑,筑五海。引漳水入海,海可行舟25里。山上山下,山麓海滨筑了很多建筑,亭、台、楼、观,水榭水舫,依山傍水筑画舫,里边做了木制机械人,可以自动循环烧香拜佛。历史上中国的机械人比现在的机器人早了一千数百年,绿化更好,各种珍奇树木,奇珍异果,奇花异草,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人居其中,犹在天堂,疑若仙居,故名仙都苑。柏庄镇的大花村,小花村,花村店,林都,都应是为仙都苑培植树木花草的。龙安区的龙泉,是著名的花木之乡,我认为,也应是为邺都培植花木的。

     

    图片

     

    佛教在邺都非常兴盛。按文献记载,邺下大寺四千所,僧尼八万。可谓寺塔林立,安阳的灵泉寺、修定寺、峰峰的响堂寺等皆为邺都遗物。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没有邺下四千所多。但为何杜牧不写邺下寺院?因为隋前被烧,他看不到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邺城南郊发掘了两座皇家大寺院。面积相当大,还有木塔基很宏观。尤其是在邺东发掘一个坑中埋葬了三千佛像。可见当时佛教之盛。一大部分人,出家入了寺,不参加生产劳动,免了捐税,免了劳役和兵役,势必影响到国家的财政和兵役(军事)。

     

    图片

     

    6.北齐

    本来西魏不如东魏强盛。两国打仗,东胜西败。高欢死后,高洋废了元善见,改魏为齐,史称北齐。宇文泰死后,宇文觉废了元宝炬,改魏为周,史称北周。北齐虽强盛,但腐败快。朝廷皇帝荒淫奢侈,昏庸无道,诛杀功臣,不思治国。比如杀功臣。兰陵王高肃,是高欢的孙子高澄的儿子,作战勇敢,屡打胜仗,能带兵,善指挥,连打胜仗。虽然长相姣好,是个帅哥,他做了面具,唬人。每逢作战,带面具以震杀敌手。在洛阳与北周作战,打了大胜仗。回邺后,奸臣给皇帝高纬进谗言:“高肃这么厉害,若有异心,说不定哪一天会取代了你。”皇帝赐他死。兰陵墓在磁县南,刘庄村东,京广铁路西侧。《兰陵王入陈曲》,是历史上著名的乐曲,中国失传了。唐时传入日本,保存至今。1992年日本乐团来兰陵王墓前演奏了此曲。我参加了盛会。

     

    图片

     

    北周贫弱,善于管理,日渐强盛,周武帝又灭佛,扩充军备,充实财政。北周打来了,北齐没人抵抗了,终于于北周建德六年,北齐承光元年(公元577)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了北齐。

    北齐(从550—577年)都邺27年(由高洋—殷—演—湛—纬—恒)传六世。

    北固周在原齐地推行灭佛,废掉奢华园林,赐给王公,或有功大臣,或分给百姓。僧尼还俗。寺庙产业,也分赐王公或百姓。

     

    图片

     

    北周派皇戚尉迟迥镇守邺城。迥是宇文泰外孙。北周外戚杨坚篡夺周权,尉迟迥不服,联合数州进行抗拒。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派大将韦孝宽攻邺。大战,迥兵败,自杀。坚命韦孝宽将相州,魏郡、邺县三级行政机构和居民,南迁四十里,至安阳,这就是安阳称相州、邺城的开始。

    然后,把邺城放火焚烧,熊熊烈焰,数月未尽,近四百年的名都,化为灰烬,遂扫地尽矣。从此一蹶不振,从地图上消失了。

    历史的长河,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地面上荡然无存,人们的记忆亦如地面。什么也没有了。从此成了消失的都城。(完)

     

    图片



        资料来源:邺城文学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2日
        发布网址:http://www.dongsanguo.com/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会议专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 中日三国文化研究交流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信息网
  • 诸葛亮文化研究交流网
  • 诸葛亮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曹魏历史研究交流网
  • 曹魏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蜀汉历史研究交流网
  • 蜀汉遗址旅游信息网
  • 中日东吴历史研究交流网
  • 东吴遗址旅游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