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网
  • 关羽网
  • 曹操网
  • 第一届论坛
  • 第二届论坛
  • 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青山何处虎牢关
    青山何处虎牢关

    图/王伟宾

     

    点将台

     

    □冬夏

    2017年4月22日,响晴的天气,阳光灿烂,空气干净到透明,正是凭吊古迹,体会形胜的好时光。和朋友一起驱车探寻虎牢关。虎牢关,位于荥阳市区西北十三公里处。“关南连绵群山,北临黄河,绝岸峻崖,西扼洛阳,东控开封”。“虎牢关失则两京动摇,古有‘得虎牢得天下’之说。”

    自公元前11世纪设关到建国前,此地发生战争30余起,差不多每个朝代都有杀伐之战。

    最令虎牢关闻名于世的,是“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对此有生动演绎。所谓“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的虚构。一则虚构故事,却令一地天下闻名!

    站在虎牢关前,一定会想起吕布。他很少打胜仗,还留下多次背叛记录,却被捧为“战神”。后世贴标签,用“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赞誉他。八个字,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朗朗上口。

    既为“战神”,却下场极凄惨,白门楼被曹操“缢杀”,死法丢人又可悲。他的悲剧,对后人有何镜鉴呢?
     

    ◎旧关已堕黄河中

    自郑州出发,沿连霍高速公路西行,从汜水镇出口下高速,再沿314省道,抵汜水镇,再西行不远,就到达虎牢关遗址。

    抵关前,先见一小广场,广场周边冈峦起伏,314省道从旁穿过,高阜间蜿蜒西去。

    学者陈隆文著《郑州历史地理研究》中称,虎牢关城有新旧两址,旧关因黄河河道南移,崩塌不存,现在看到的是再建的虎牢新关遗址。明清,虎牢新关仍然“具有绾毂洛汴东西大道价值”,1908年陇海铁路汴洛段开通,新关交通往来由盛而衰,咽喉地位丧失。

    小广场花木扶疏处,掩映着一通老碑。

    走近看老碑,被玻璃罩着,碑正面镌刻“虎牢关”三个大字,勒石时间为清雍正九年。碑背面碑文,漫灭不清,无法辨识。

    小广场中心位置,立着一座小庙。庙名叫做“三义庙”,庙门紧锁。但门前澡盆般大的香炉内,满满一炉灰白香灰,可见香火之盛。

    建庙碑记言道,四海之内,关帝庙数不胜数。惟虎牢关三义庙最早,称关帝祖庙。为啥要建这庙呢?据说关羽死后,首级被送给曹操,曹操看后头痛不止。他的部下建议,可在关羽得意成名之地虎牢关建庙祭祀。关羽身后被历代加封,成为关帝。后来刘备、张飞同被供奉,此地就叫了“三义庙”。

    村人告知:这个庙,是2010年大家集资捐建的。

    从虎牢关立碑处向北,穿虎牢关村,抵达黄河岸边。

    东望,河滩极开阔,黄河曾像条巨龙在滩地上滚来滚去。河中,停泊着两三条游览船,还有一条船,做了“水上餐厅”。

    西望,河岸陡峭,虽不高,状若刀砍斧劈。上面荆棘野草杂树满覆,皆新绿。

    《郑州历史地理研究》讲到,虎牢旧关城位于临河大伾山上,水经注云:“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临河,岧岧孤上……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滕公潜出,济于是处也。”后因黄河将大伾山侧蚀掉大片,虎牢旧城崩塌河底。后世又在其南四五里今址重立虎牢新关。

    按照专家的说法,虎牢旧城,就在眼前的黄河之中呀。

    看黄河,波平如镜,水色不是沉重浊黄色,是清清淡淡的褪色蓝。

    看着黄河,由不得让人感动,我们对黄河的情感,从不是单纯单层次的。它的平静,它平静之下的力量,它的过往,它过往的无数故事,一时涌上心头。

    走到黄河河上餐厅,站在船头吹风,古渡新舟,雄关遗迹,尽收眼底。

    与河上餐厅的大肚子中年船主聊天,他告知“山顶有吕布点将台、跑马岭等遗迹,村民家还有绊马索。”
     

    ◎谁非过客?百姓才是主人

    上山。

    车一直开到山顶上,是新建山庄,悠闲散淡。山顶无人,硕大月季一朵朵寂寞开着。

    在山顶找寻半天,碰见一位季大娘,六十七岁,虎牢关村人,是山庄的保洁工。季大娘讲,虎牢关村有三千多人,是个大村。

    季大娘站在山顶往西南方向指:“那就是吕布点将台,台子靠黄河那边,水流冲刷得塌下去大半个了。你再往东北方向看,那边就是跑马岭了。”

    点将台位于山顶最高处,四周壁立,顶部略平,土色深褐,疑有人工夯打痕迹。跑马岭一带,则有莽莽苍苍气象。

    顺土路下山,穿过倚山而建的虎牢关村。

    一路所见,艳阳里,妇孺负暄闲聊。路两侧,开桐花的树,结榆钱的树,生葛花的藤,都正茂盛。村民各式小菜园,各色新绿。

    下山途中,遇数处废弃窑洞。有一处,柴门,门前还有粗绳索结成的秋千。窑洞连门都没了,一堆废弃家具。扒拉扒拉,捡到一只粗盐罐,盐结成石,拿黄河水泡软将盐倒出,是一只双系耳的黄釉粗陶罐,很美。

    柴门与秋千、黄釉粗陶罐、村中开花的树,构成了弥天弥地黄土垄中微薄如盐的诗意。令人想起,历代杀伐与血腥过后,老百姓依然坚韧乐观地生存,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多少王侯将相都逝去了,老百姓,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三英战吕布﹄背后的民心向背

    虎牢关,名字凛凛生威。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穆王率臣子到郑州圃田狩猎。路遇一只猛虎,勇士“高奔戎生擒虎而献之”,穆王下令将老虎关养于东虞(虎牢前名),始称虎牢。

    秦朝,此地开始设关,始称“虎牢关”。公元184年,汉灵帝设“旋门关”。

    唐朝时,李渊祖名讳虎,唐因而讳虎,改虎牢为“武牢”。宋代,“虎牢关”又名“行庆关”,至明太祖朱元璋时,将“行庆关”易名为“古崤关”。历史上,此关还曾有“汜水关”“成皋关”等名称。

    此地有山川之险,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自西周设关至清末,这里曾经历战争三十余场。

    “三英战吕布”,令虎牢关天下闻名。

    公元190年,董卓独揽朝政,关东推袁绍为盟主,挺进虎牢关,讨伐董卓。

    董卓派麾下吕布率五万大军奔赴虎牢关。

    《三国演义》中,吕布胯下赤兔马飞走如风,手中画戟神出鬼没,杀退方悦,刺伤武安国,眼看着又要刺伤公孙瓒。危急时,张飞大吼一声,手舞蛇矛枪直取吕布,两人大战五十回合,关羽挥动青龙偃月刀杀入阵内,再战三十回合。刘玄德擎双股剑助战。“这三个人围住吕布,一场厮杀”。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张飞的丈八蛇矛将吕布的束发紫金冠挑落河中。吕布败逃。

    故事中,东汉末年“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是史实,刘备也确曾参与征战,而关张是否有表现?史书无载。

    “三英战吕布”故事,如何演革的呢?

    元代《三国志平话》、元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中,已经有了这段故事。明代以后,咏虎牢关的诗篇中,同时出现了咏三义庙的篇章。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正是吸纳了这些记载,有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故事。

    故事沿革以及现实景观,耐人寻味。

    “刘关张”,老百姓对其敬爱有加。三英齐战,正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吕布之彪悍,反衬三兄弟之义之勇。

    之后,历代在此建三义庙供奉。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在此拜三义庙时,曾写道:“曹操用尽图王策,万古人心只重刘。”

    当下百姓,自发复建此庙,凸显的,还是对刘关张的巨大热爱吧。
     

    ◎﹃战神﹄为何下场悲惨

    看遍三国,吕布最奇葩。

    三国将军,大概分两类:一类是既带兵又统将,称为大将或主将,曹操、袁绍、孙坚、刘备、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等,都是这一类。另一类是临阵打仗的将军。吕布兼具两类人身份。

    作为临阵搏杀者,吕布骁勇异常。作为大将或主将,需要有对战场全面统筹把握的能力,吕布显然不具备,他屡败屡逃,一生都如丧家之犬。

    三国,是将军们扬名立万的时代。吕布除了武艺高强,箭法精良,好像没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

    吕布,最被人诟病的是,“他的多次背叛”。

    总结吕布短短一生,他起码投靠过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刘备。他和七个人大致经过了类似三阶段:一见倾心,后生嫌隙,最终反目成仇。

    三国名人当中,吕布不是最坏的,却是最叫人不放心的。陈寿在《三国志·吕布传》评曰:“吕布有枭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

    三国乱世,张辽、马超、甘宁、太史慈都曾投效过好几位主公,关羽也在曹操帐下“打过短工”,世人并不因此笑其不义。吕布可恶在于,他变节易主频率急促。他变节后出尔反尔手段太过狠毒。

    吕布第一位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将他从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并州主簿“大加亲待”,恩义匪浅。董卓标出更高价钱后,吕布亲斩丁原首级献给董卓。

    董卓对吕布十分爱信,“誓为父子”。吕布叛董后,亲自诛杀董卓,杀尽董卓三族,其中有董卓九十岁老娘。

    吕布“大义灭亲”(其实是大利灭亲),未免太无香火之情。如此举动,叫人不寒而栗。

    正因其屡屡背叛,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时,曹操才坚决不饶他。

    曹吕相见,吕布开口讨好:“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极为献媚。

    即便没有刘备忽悠,曹操也不会饶他。吕布性命也是绝难保全。一世枭雄被缢杀。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国名将之中,论武勇,无一人能和吕布抗衡。他在做人原则上幼稚愚蠢,空有盖世武艺,毫无信义,朝秦暮楚,众叛亲离,实在令后人感叹不已。
     



     

        资料来源:大河网
        转载时间:2021年07月05
        转载网址:http://newpaper.dahe.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会议专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 中日三国文化研究交流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信息网
  • 诸葛亮文化研究交流网
  • 诸葛亮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曹魏历史研究交流网
  • 曹魏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蜀汉历史研究交流网
  • 蜀汉遗址旅游信息网
  • 中日东吴历史研究交流网
  • 东吴遗址旅游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