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勉县武侯祠钟、鼓楼明代砖雕艺术及文化内涵
徐勇华
[摘 要] 勉县武侯祠的建筑,属清代建筑风格,但在钟、鼓楼一层檐下,却完整地保留着明代的一组砖雕,本文重点介绍这组砖雕艺术的内容及文化内涵,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这组砖雕内容丰富,想象力强,天上人间,包罗万象;刻工精美,意趣横生;实为明代雕刻艺术之佳品。
[关键词] 勉县武侯祠 钟鼓楼 明代 砖雕艺术 内涵
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的沔县武侯祠,历朝历代均有维修,规模最大者为唐、明、清三朝和当代,现存庙宇建筑系清代风格。武侯祠因朝廷下诏修建,体现的是官式建筑风格。而武侯祠的钟、鼓楼则有明代建筑之遗风,主要体现在砖雕艺术方面。武侯祠钟楼、鼓楼砖雕图案题材广泛,以人物、动物为主;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故事、习俗等,花鸟、动物、琴棋书画、锺彝古玩被卷草、廻纹组成的花边锦带所环绕。虽经明、清、民国、现代的多次维修,而钟楼、鼓楼镶嵌的明代砖雕却仍然保留完整,共有36幅图案。这组砖雕从未有人系统研究过,笔者有兴趣将这两组砖雕,作一介绍,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一、砖雕的概况
武侯祠鼓、钟楼为六角攒尖式二层楼阁式建筑。通高7米,底边周长24米。一层檐下墙壁上刻有菊花和蔓草花纹连接锦带。在两楼龙头挑檐两角内,用蔓草花纹、麒麟作雀替,共有36个雀替,挑头上饰平砖一层,每个龙头挑檐下面,用凸起的方形砖雕吊柱作隔段竖框,吊柱头部饰镂空绣球、金瓜、寿桃、石榴等。隔断内刻人物故事、动物、博古图案。二层门额鼓、钟楼,楼檐上雕饰不同的图案。钟楼二层饰有四个闭口龙头挑檐(其中右角挑檐为张口龙头、龙嘴上翘)。
1、 鼓楼门额:(图一)
一幅:两边刻有张口龙头挑檐于楼檐左右,中间一幅刻人物故事和幔帐,幔帐内置条形桌子一张,内侧端坐一位官人,两眼目视前方,右桌旁站立一人手执宝剑,帐外有一位长胡官人头戴长翅官帽,身穿长袍端坐,左帐外二位官人头戴官帽,着长袍,右手斜执一物而坐立。两角刻简易张口龙头。二幅:左一位武士侧面站立,右手拉着一只麒麟,一官人端坐,扬起右手指向武士,身后一武士扬起右手指向端坐官人,左手执有一物。三幅:左饰一匹天马,昂头,翘尾,回首张望,奔跑状。一壮士举起双手,抬起右脚,作击物状,两眼目视前方,右角饰一只下山猛虎,回首,一壮士右手压住猛虎头部,左手扬起,作打虎状。四层门额上刻“警愚醒顽”四字,楷书,苍劲有力。五层门额砖圈内,上刻有对称的两只奔跑的麒麟,昂头,翘尾,从左、右向砖圈中心云纹奔跑。砖圈内两角各饰有博古图案。
2、钟楼门额:(图二)
一幅:右饰麒麟一只,昂头,翘尾,右腿用力后蹬,左腿落地,作奔跑状。二幅:饰大刀、长矛、交叉上饰彩带缠绕在刀、矛之上,飘起,作装饰。刀、矛两角刻有简易的张口龙头。三幅:刻麒麟一只,昂头,尾下垂,四足用力落于地,嘴上翘,口吐水柱,两角饰简易龙头。四层门额墙壁上,内饰内凹的一方框,内刻“宏钟肆外”四字,楷书。五层门额上饰半圆形砖圈,内刻对称的蔓草花纹作装饰。
鼓、钟楼两侧,刻人物图案12幅;动物、博古图18幅,现介绍如下:
鼓楼:
一幅:右侧站立一官人,头戴长翅官帽,身穿长袍,右手前伸,身旁座一官人,右脚蹬在下跪人的左腿之上,右手指于下跪人,身旁站一官人,两眼目视前方,右侧饰幔帐,中间座一长胡子官人,置有条桌一张,官人坐上,两眼目视前方,两童子站立两边,右帐外有站立一官人。(图三)二幅:左,右饰麒麟两只,中间饰有凸起的云纹,两只麒麟从左、右砖角奔向凸起云彩,后腿用力微抬蹬于砖角的云纹上。(图四)三幅:右侧三人,头戴官帽,长袍,端坐。中间饰幔帐,内坐一官人,两童子站立两旁,一告状人跪于地,右帐外坐立一官人,手持钢鞭向下,左手上扬起摸着胡子,两眼目视前方……用吊柱作隔断装饰。(图五)四幅:三位官人头戴官帽,身穿长袍行走状,一童子右肩执一三角小旗,身后饰麒麟一只,昂头,翘尾行走紧跟其后。(图六)五幅:右角饰麒麟一只,昂头,翘尾,头下饰一下跪人,面向右角一位端坐的神人下跪,神人扬起右手,指向下跪之人,述说着什么……神人身后饰一只回首张望圆月的麒麟,后腿用力高抬,尾上翘,尾下饰两位顽童双手高举起一圆轮,圆轮之上有彩带飘起,嬉戏玩耍。(图七)六幅:从右到左一位官人,坐立,头戴官帽,身穿长袍,左手握有如意,右手平放于腿上,身旁站立一人,手拿一小三角旗帜,两眼目视前方,身后一官人,双手合于胸前,跪卧状,紧跟其后又跪卧一人,双手合于胸前,执一面三角小旗,目视远方,右角饰麒麟一只,上骑一人,双手握有一长矛作冲杀状。(图八)七幅: 刻一只下山猛虎,两只猎狗,紧追其后不放。(图九)八幅:刻麒麟,奔跑,回首相望,与凤凰开屏弯身低头对峙。(图十)九幅:刻雌、雄凤凰,从左、右行走嬉戏,头部伸向中间的饰的山峰之上。(图十一)十幅:饰两只天鹿,从左、右向中间雕的海水波浪奔去。(图十二)十一幅:狮子,彩带;狮子嬉戏,哄抢着绣球。(图十三)十二幅:麒麟两只,一前一后,奔跑相望,身上饰蔓草花纹。(图十四)十三幅:戟、斧、交叉,缠绕彩带,飘起。(图十五)十四幅:左、右角饰简易的张口龙头,画面中刻有海水波浪,波浪上站立一个神童,右手扬起,执有一物,左手扶于左腿之上,两眼目视前方。(图十六)十五幅:云纹,菊花,天鹿,彩带,彩带缠绕于天鹿身之上,天鹿行走相望。(图十七)
钟楼:
一幅:从右向左,右侧两人头戴官帽,身着长袍,右角一官人正面站立,两眼目视前方,旁边侧身又站立一官人,右手扬起,指向前面左手握住头盔上的长羽毛之人,头微向右,目示指向他的官人。砖角两侧饰简易张口龙头纹式和凸起廻纹装饰。(图十八)二幅:右边站立一人,左手拿有一物,紧靠一位坐式将军,将军双手弓起,左腿露于外,全身贯注,目视前方站立的男性四人,四人身后,一男性身上斜靠一位女性,前面一男性两眼目示稳坐的将军,左面站立一人。(图十九)三幅:右侧侧身站立一官人,右手抬起,指向前面一位头戴秀才帽、身穿长袍吊在圆柱上的人。官人右手下饰一张方桌,官人身后站立一书童右手执有一物。两角饰有简易张口龙头和凸起的廻纹装饰。(图二十)四幅:共3人,右角斜放一部古代织布机,机旁一位妇女侧身而坐,右手前伸指向跪地的一位顽童,顽童跪地头顶一平物件,低头两眼目视该妇人。左侧座有一男人,左手扶在胡子上,右手指向顽童,述说着什么……身后置方桌一张,两角饰有凸起的廻纹装饰。(图二十一)五幅:右饰莲花宝座,坐上盘脚座一位神人,左手拿有一物,上部弯曲向下,右手前伸指向一位跳河之人,头下部饰有水波浪,两脚朝天,两角饰有凸起的廻纹图案。(图二十二)六幅:共六人。右侧正面,侧身站立两孩童,紧贴中间方桌,桌面上刻有一书,翻开在桌面上,桌后方,端坐一老人,口噙长杆旱烟袋,头微斜,两眼目视桌旁站立的两孩童。右边刻三人,一孩童跪地,头顶有一平物,双手举起,两手扶住平物 的两头,身旁一男一女站立,妇女扬起右手高举一长物,两眼目视下跪孩童口中述说着什么……侧身站立男子拿住妇人高举拿物的左手,面向妇女解释着什么……孩童跪地,低头;两角饰凸起廻纹。右侧至窗后饰卷曲象鼻龙挑檐一个,中间饰一张口龙头挑檐,两角刻有闭口龙挑檐,下饰三个吊柱,头部饰柿子、石榴等果,作隔断。(图二十三)七幅:刻天马一匹,昂头,翘尾,奔跑状。(图二十四)八幅:双剑,双剑交叉状,剑身缠绕彩带,飘起。(图二十五)九幅:饰天马一匹,从左向右,昂头翘尾,奔跑状。(图二十六)十幅:从右向左斜饰象条形角尺的一物,彩带缠绕,飘起,砖角饰张口龙头,右侧两只卷曲象鼻龙头挑檐,外露未张口。(图二十七)十一幅:彩带打成结,右彩带中平饰两本书,彩带从书后面飘起。(图二十八)十二幅:三弯形彩带,飘起,两角刻简易张口龙头。(图二十九)十三幅:从左向右斜饰一双剑,上饰三弯条形彩带,缠绕,飘起。(图三十)十四幅:斜饰三角旗帜和字画卷轴,两件器物交叉,三弯条形彩带缠绕,飘起。(图三十一)十五幅:斜饰一个伞状物件,上饰缠绕彩带,飘起。(图三十二)
二、砖雕的文化内涵
从勉县武侯祠钟、鼓楼明代砖雕艺术可以看出,挑檐饰张口龙头、闭口龙头、象鼻龙头等,除了艺术上的变化和不呆板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龙是华夏民族的崇拜,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永恒话题,在中国古代龙象征权威、尊贵。龙是传说中的灵异物,在古人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将其看作是“四灵”之一的神物,能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用龙来祈求平安、丰收,人们认为是最吉祥的方式。诸葛亮号“卧龙”,钟、鼓楼上处处雕龙,且在画面的上方,因此,它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挑檐下采用方形吊柱作隔断,头部用绣球、金瓜、寿桃、石榴等果组成。以人物为主题内容、以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故事、习俗等来教化万民。又以动物为题材,砖雕里的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挑檐用“龙头”,比喻成就王业的寓意。用麒麟作装饰也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常用“麟子”、“麒儿”等来比喻孩子聪慧。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是祥瑞的征兆。用凤凰做图案,有“凤凰灵鸟、实冠羽群、八象其体、五德其文、羽翼来仪、应我圣君”的喻义。“狮”象征“师”。意取高尚、受人尊敬。大凡寺庙门口皆有狮,人们赋予了它威严、谦和、内蕴深厚的品格。勉县武侯祠的牌楼与琴楼(清代的山门)之间,有一对雄狮,矗立在高台之上,取诸葛亮为人高师之意。被视为传统的 静物画“博古图”,在砖雕图案中也占有一定位置。又“愁龙喜凤笑狮子”意指龙眉皱着像发愁,显得威武;凤眼细长向上弯曲,显得喜庆;狮子嘴角上翘显得笑容可掬。用马作装饰指“乾为马”。乾是天,是“天下之健” 因为马忠于主人、奔跑矫健、勇猛威风,所以早在旧石器末期,就列入祥瑞之兽序列。
砖雕采用金瓜、石榴、桃子等五果,作吊柱的头部装饰,展现民俗历史,又隐藏金玉满堂的祥瑞之意,它与道教有关,道家五行学说中,以西为金为天,与汉中之天汉有关,楚辞中“望嶓冢之西极”表达了楚人崇尚哺育他们的汉水源头—汉中之嶓冢山。汉中又是道教的起源地,金瓜也是汉中最盛产的果蔬之一,而其色泽与实用价值被推崇,也就成了吉祥物而被广泛应用。
砖雕刻画的形象,线条飘逸灵动,动作夸张,人神杂糅,给观者一种天上人间之感。它们虽然是雕刻作品,却最能传达出明朝绘画艺术的神韵。通过这些砖雕作品,能够使人感受到各种生活气息。从武侯祠精美的砖雕艺术可以看出明朝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发展又一高峰时期。艺术繁荣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信仰、礼俗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筑中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建筑构件的装饰,达到了图、文、故事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勉县武侯祠钟、鼓楼的砖雕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在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层次,做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典雅,整洁挺秀,将雕刻艺术与画理融为一体。显露出雕刻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作品的线纹,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富有立体感,达到了使笔墨渲染的绘画艺术立体化的效果,是难得的一组明朝砖雕艺术佳品。
勉县博物馆 徐勇华
鼓楼图: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图十七
钟楼图:
图二十 图十九 图十八
图二十三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一
图二十六 图二十五 图二十四
图二十九 图二十八 图二十七
图三十二 图三十一 图三十
资料来源:徐勇华提供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