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剧知多少
三国戏剧知多少 文/郭清华
·郭清华·
三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时间虽短,但人物众多而纷争激烈的时代。自晋平阳侯陈寿的《三国志》问世以来,有关三国历史或人物故事的图书层出不穷,使得三国这段本来不长的历史在民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三国时期魏、蜀、吴在文治武攻上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加之各种版本图书的艺术加工与民间的广为流传,使得三国史迹和人物故事深入人心,代代流传,并被改写成各种剧本进行演出。据不完全统计,宋、元时期,有关三国历史故事的剧本就达七十余种,它们是:陶宗仪著录的《大刘备》、《骂吕布》、《襄阳会》、《刺董卓》、《赤壁麈兵》;施惠编的《周小郎月夜戏小乔》;关汉卿编的《关大王单刀会》、《关、张双赴西蜀梦》、《徐夫人雪恨万花堂》、《终南山管宁割席》;王实甫的《作宾客陆绩不怀橘》、《曹子建七步成章》;高文秀的《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周瑜谒鲁肃》;武汉臣的《虎牢关三战吕布》;王仲文的《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屯军五丈原》;尚中贤的《武成庙诸葛论功》;李寿卿的《司马昭复夺受禅台》;石君宝的《东吴小乔哭周瑜》;戴善甫的《关大王三捉红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莽张飞大闹相府院》;郑德辉的《虎牢关三战吕布》、《醉思乡王璨登楼》;金仁杰的《蔡琰还朝》;赵善庆的《烧樊城糜竺收资》;朱凯的《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王晔的《卧龙岗》。宋、元时期作者不详的剧本还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貂蝉女》、《甄皇后》、《铜雀妓》、《刘备》、《刘先主跳坛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破黄巾》、《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张翼德单战吕布》、《锦云堂美女连环计》、《董卓戏貂蝉》、《老陶谦三让徐州》、《摔袁祥》、《张翼德三出小沛》、《莽张飞大闹石榴园》、《关云长千里独行》、《斩蔡阳》、《关云长古城聚义》、《诸葛亮挂印气张飞》、《三气张飞》、《诸葛亮博望烧屯》、《诸葛亮赤壁麈兵》、《诸葛亮火烧战船》、《黄鹤楼》、《两军师隔江斗志》、《刘玄德私出东吴国》、《走凤雏庞掠四郡》、《马孟起奋战大报仇》、《曹操夜走陈仓路》、《阳平关五马破曹》、《诸葛亮石伏陆逊》、《志登仙左慈飞杯》、《张翼德力扶雷安天》、《关云长单刀劈四寇》、《关大王月夜斩貂禅》、《寿亭侯怒斩关平》、《关云长大破蚩尤》、《赵子龙大闹塔泥镇》、《十样锦诸葛论功》……等等。这些不同题材与内容的剧目出现,不但大大丰富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三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后来罗贯忠编写《三国志通俗演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元末明初,罗贯忠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后,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精品巨著而被代代传播,因此,三国历史人物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国故事与歇后语传遍神州大地乃至国外,所以,艺术舞台上的三国历史题材剧目比比皆是,枚不胜举,据初步估算,流传至今的也有近百个剧目之多。如:《刺董卓》、《煮酒论英雄》、《辕门射戟》、《白门楼》、《温酒斩华雄》、《战潼关》、《定军山》、《三气周瑜》、《战长沙》、《回荆州》、《捉放曹》、《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战宛城》、《反西凉》、《桃园结义》、《走单骑》、《击鼓骂曹》、《火烧新野》、《长坂坡》、《借东风》、《苦肉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群英会》、《古城会》、《黄鹤楼》、《张松献图》、《诸葛亮吊孝》、《夜战马超》、《六出祁山》、《收姜维》、《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失空斩》、《火烧连营》、《战冀州》、《水淹七军》、《祭灵》、《大报仇》、《过巴州》、《芦花荡》、《华容道》、《单骑夺阿斗》、《卧龙岗》、《三顾茅庐》、《收甘宁》、《马跃坛溪》、《屯土山》、《貂蝉》、《单刀赴会》、《斩颜良》、《七擒孟获》、《葫芦峪》、《取街亭》、《哭祖庙》、《白逼宫》、《关公挑袍》、《走马荐诸葛》、《徐母骂曹》、《出五关》、《甘露寺》、《柴桑关》、《龙凤呈祥》、《马超哭头》、《鼓滚刘封》、《三启箭》、《争印》、《取成都》、《祭江》、《司马拜台》、《五丈原》、《渡泸水》、《祭灯》、《司马逼宫》、《智取夏口》、《天水关》、《斩庞德》、《铁龙山》、《襄阳会》、《斩魏延》、《落风坡》、《空营计》、《阳平关》、《战绵竹》、《剑门关》、《智取巴郡》……等等。
郭清华: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
陕 西 省 勉 县 博 物馆 馆长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转载时间:2019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