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网
  • 关羽网
  • 曹操网
  • 第一届论坛
  • 第二届论坛
  • 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

    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

    (孟德善2015年6月)
     

    尊敬的郭国三会长!

    您好!欢迎您和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到许昌调研指导工作,我代表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全体会员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1992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三国文化开发利用方案,把全市三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聚集起来,成立了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研究、宣传、服务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因人事变化,2014年,对三国文化研究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常务理事及理事会员进行改选,成立了第二届三国文化研究会。现将许昌三国文化研究情况以及第二届三国文化研究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特色,三国文化宣传推介成绩突出

    (一)三国文化研究基础资源十分丰厚。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名人辈出,建安风骨,彪炳千秋,使三国文化成为中华历史文化长卷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许昌三国文化积淀丰厚,是著名的“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演义120回,其中52回故事发生在许昌或涉及到许昌。曹操迎汉献帝都许的25年间,许昌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昌古迹众多,占全国各地三国遗址、遗迹的3/4。其中的汉魏故城、关羽辞曹挑袍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曹操射鹿台、练兵台、运输军粮的运粮河,神医华佗墓等“三国”胜迹颇为有名。河南著名三国古迹景点20余处,许昌独占14处。许昌还是国家“中国文物游”14条旅游专线中“三国战略线”上的重要城市。许昌众多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和厚重的精神财富,为研究开发三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三国文化宣传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我市通过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等活动,积极推广三国文化,普及三国文化知识,取得显著成效,世界各地祖居许昌的华夏子孙纷纷回许寻根问祖,三国历史研究学者及许多海内外媒体也来到许昌探寻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是持续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为深入挖掘许昌特色文化,整合许昌文化资源,打造许昌“曹魏故都、智慧之旅”的品牌形象,自2007年起,连续举办了9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今年第九届三国文化旅游周,由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工商联、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公司、许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从4月28日持续到5月3日,以“曹魏风、三国情、许昌行”为主题。邀请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担任主讲,结合时代主旋律,以《魏武挥鞭》为题,以英雄曹操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以及严谨自律的行为风格为内容展开“三国文化谈”;邀请俄罗斯惊喜舞蹈团、俄罗斯罗夫斯尼克舞蹈团、印度萨加尔舞蹈团等艺术团体以及保加利亚的高水平艺术家,在许昌各景区进行巡回演出,在许都大剧院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专场晚会”;以“百名记者汉服品许昌”的形式,邀请近百名记者身穿汉服采风,知名模特着汉式盔甲在丞相府三国英雄脸谱群中走秀;还组织了三国文化大学生电视辩论赛、首届三国文化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曹魏文化讲坛、三国文化征文和书法绘画作品比赛、《说三国》坠子书展演周、三国文化系列邮集展、三国文化产品暨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情景剧演出、《光耀历史的许昌人--百位古代名人展》、灞陵桥景区文艺演出等数十项三国文化推广活动。?持续9年的三国文化旅游周,已经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品牌,为我市弘扬三国文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平台,对许昌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承担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重任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积极加强对外联系沟通。先后邀请沈伯俊、李凭、易中天、王立群、于丹、马东等近百名三国文化知名专家学者到许讲学,提升了许昌三国文化研究深度;邀请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剧组主创人员到许昌演出,承办中央电视台、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全国座谈会”;召开“曹操迎汉献帝入许1800周年座谈会”;向全国《三国演义》研究会推荐会员,承办全国第八届《三国演义》研究会年会,多次参加全国《三国演义》研究会在各地召开的年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部分研究成果;积极加强与成都武侯祠,山西运城,江苏镇江,湖北荆州,洛阳、南阳等地三国文化研究机构的联系沟通,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三是积极组织新闻宣传。除了经常组织稿件在市级新闻媒体发表之外,还邀请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省新闻媒体,经常对许昌三国文化进行宣传推介。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三国行》等栏目曾对许昌三国文化进行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非常注重三国文化知识的普及,经常组织人员到企业、学校、老干部大学开展三国文化知识讲座。

    二、扎实工作,三国文化研究开发成绩喜人

    一是积极开展三国文化本题研究。着重依据《三国志》、《三国演义》、地上地下流传至今的真迹、遗址、信物、念物等相关资料,梳理与许昌有关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名人轶事等,突出许昌三国文化的特色,其中对关羽文化、曹魏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对遍布全市的80多处遗迹、信物、念物和流传的三国故事进行调查摸底,对有史料价值的进行重点研究,组织创作百余篇三国文化学术论文,在全国《三国演义》研究会年会和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二是积极推出一批三国文化研究理论专著。已故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史友仁同志,整理编印了《许昌三国大观》,把真实的历史与传说、故事、演义加以区分;市博物馆原馆长甄庆丰同志出版《智慧三国》丛书,注重从智慧角度挖掘三国文化;另外,近年来一批中年学术骨干逐渐崭露头角,200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张兰花博士出版了评论许昌三国遗迹的专著《曹魏胜迹》,2013年她与许昌学院程晓菡又出版了《建安七子之外文人作品校注(上下册)》;2014年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周健同志出版了学术份量较高专著《三国颍川郡纪年》,等等。三是注重三国文化的应用研究。理论只有与应用相结合,才发挥理论的作用,才能实现理论的价值,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许昌三国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十分着重三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参与论证我市春秋楼、灞陵桥、丞相府等景点项目建设和张潘故城、射鹿台、汉柏林等文物、遗址的保护,积极探索三国时期人才观、谋略观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成功研发春秋酒、三国宴、三国菜等;创作生产电影《钟繇》、二胡交响协奏曲《金戈曹魏》、音乐舞蹈史诗剧《魏武挥鞭》、实景演出《忠义千秋》、情景剧《开府迎宾·招贤纳士》以及戏曲剧本《曹操与蓝莺儿》等一批艺术精品,成功承办“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积极谋划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钟繇书法文化园(钟繇古镇)、华佗苑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8.13平方公里,仅已启动建设的园区核心区面积就达1318亩,总投资66亿元,包括梦回许都、关帝弘义、许君以昌三大主题片区,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娱乐、休闲、商贸于一体的三国文化产业综合体。目前,三国文化产业园被列入国家文化部特色文化产业园,其核心区梦回许都片区正在紧张施工建设,力争今年底许昌三国文化演艺中心建成投用,2018年底核心区整体工程实现完工投用,届时将进一步提升三国文化的集成度和显示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带动许昌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三国文化更好地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奋发有为,三国文化研究更上一层楼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新常态条件下,迫切需要三国文化开发利用开创新局面。下一步,我市将用大文化的视野,以许昌区域三国文化的特色,与整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为核心,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加强三国文化对外对内交流。

    (一)推动基础研究多出成果。通过挖掘整理三国文化资源,以史料为依据,探索和展示许昌三国区域文化的特色,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形成到交替过程中的一些风云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历史文明传承中保存下来的真迹,后人为追思历史人物、事件而留下的信物、念物。同时还要对曹魏文化、关羽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基础研究要遵循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分歧较大的课题和提法,研究会内部通过争论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方对外发布,会员对外发布的个人观点要注明,以维护研究会的权威性和信任度,提高我市历史文化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二)实现应用研究多落实效。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三国时期遗存至今的古迹为依据,对那些虽源于三国历史,却掺入了《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的三国文化,还有历代为纪念三国名人轶事而兴建的名胜古迹等三种类型的古迹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咨询服务;为冠以三国文化名字、赋予三国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开发提供全程服务。进一步探索三国时期的人才观、谋略观、智慧观在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中的运用;借鉴关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忠、义、仁、勇”,打造企业文化;继续开发三国宴、三国菜、三国酒,展现许昌人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

    (三)推动文化交流更加丰富。积极加强与魏晋南北朝学会、《三国演义》研究会等国家级研究机构,河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四川、湖北、江苏、山西、南阳、洛阳、安阳等地三国文化、关羽文化研究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提高我市的研究水平。

    祝郭国三会长以及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在许期间,身心愉快、工作顺利!非常欢迎各位领导今后多到许昌指导工作!

    相信有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由许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托许昌三国文化独特的发展优势,许昌三国文化研究成果会不断涌现,必将会对全省三国文化的研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转载时间:2019年06月15日
        转载网址:http://hn.cnr.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会议专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 中日三国文化研究交流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信息网
  • 诸葛亮文化研究交流网
  • 诸葛亮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曹魏历史研究交流网
  • 曹魏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蜀汉历史研究交流网
  • 蜀汉遗址旅游信息网
  • 中日东吴历史研究交流网
  • 东吴遗址旅游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