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网
  • 关羽网
  • 曹操网
  • 第一届论坛
  • 第二届论坛
  • 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塘里村 — 孙权后裔聚居地 因诗得村名

    塘里村—孙权后裔聚居地 因诗得村名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如今却一一出现在石柱镇塘里村。

    塘里村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上海图书馆《孙氏宗谱》有相关记载。相传吴国太来永康进香,相中塘里这块宝地。元好问有诗赞曰: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明代永康进士诗赞塘里而得村名

    塘里村建村于宋,崛起于明,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明永乐年间,塘里村十七世祖孙绅在刑部主事,政绩卓著,并首创宗谱。

    塘里村前有大塘一口,宛如砚池。据《华溪孙氏家乘》记载,明代永康进士、监察都御使谢忱应孙绅之邀来村里作客,曾诗赞塘里:一泓清塘庠泮水,万枝阙里杏坛花。“塘里”之名由此而来。

    塘里村风景秀丽,人文景观比比皆是。自古就有“塘里八景”之说,即天朝乘龙、保王天樟、仙塘月色、乐耕田心、上宅长歌、梁挑出头、老庙晨曦、祖德遗风。近年来,塘里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勇于开拓,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塘里八景诉说传奇故事

    行走在塘里村,颇有苏州园林一步一景的味道,无处不彰显着塘里村的独特韵味。而这一幕幕景色,还都带着传奇色彩。

    塘里大塘自古有“春漾碧波、夏纳凉风、秋印明月、冬收瑞雪”之誉。塘里十三世祖仲彰府君因爱大塘的“一脉山泽通元气,十亩方塘万斛泉”,而迁居于此。早在明永乐年间,塘里十七世祖克文公就为大塘写过一首回文诗:“平塘一水清如镜,晚径疏柳印月明。轻雾似云笼水面,小村山野乱啼莺。”此诗形象地刻画了大塘的水色晚景。俗话说,仁者喜山,智者乐水,塘里村人才辈出,延绵不断,与大塘的人文滋养密不可分。

    塘里祠堂里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宋徽宗手书的瘦体大字:天朝乘龙。相传北宋崇宁年间,西夏入侵大宋,当时塘里村五世祖孟耀公(1011-1104)自小熟读兵书,故招募乡勇,举义兵跟西夏兵展开殊死搏斗,虽然勘定了乱贼却身负重伤。徽宗皇帝为了抚慰孟耀公而亲自探望。因看到孟耀公的第二子九成公容貌凝结,气质非凡,决定招为驸马,并亲笔题写“天朝乘龙”四个字。从此,这块匾额就成了塘里孙氏子孙的传家之宝,一直流传了下来。

    塘里村本保殿旁有一株古樟,相传为塘里二十一世祖良夫公所植。明嘉靖年间,良夫公赋闲在家,一天晚上梦见本村本保老爷来床前对他说:“尔祖选于此地而居,实因此地形如燕窝,藏风聚水故也,惟水口无关阑,故设本保殿以镇水口,然犹恨未足。尔可在殿旁植一香樟,可保尔子孙万代昌盛也。”良夫公醒来后觉得很奇怪,就依梦里的话在本保殿旁种了一株香樟。因为此樟是本保殿王托梦所植,所以就取名为:保王天樟。此后,“保王天樟”成为塘里一景。

    此外,塘里八景还包括位于塘里村西北上宅山南麓横畈塘上的“上宅长歌”,开创了一代代“勤于耕织,乐于诗书”家风的“乐耕田心”,独一无二的建筑“梁挑出头”以及“祖德遗风”等。
     

    老村换上新颜 文化反哺经济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在塘里村文化广场上,一尊巨大的孙权铜像异常醒目。就在一旁的白色墙壁上,六幅图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孙权劝学的过程。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挖掘村庄古老的历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经济是我们接下来必须做的。”塘里村党支部书记孙朝厅告诉记者,塘里村全村以孙姓为主,据考证是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的第64代传人。“根据镇里‘绿色家园•富丽村庄’建设以重点村培育、一村一品的着力点,我们村将从‘孙’姓上做文章,挖掘历史文化。”孙朝厅说。

    正是因为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底蕴,塘里村走出了自己特有的“塘里经验”。通过建立文化礼堂群,“塘里文化”也渐渐被人所乐道。几年前的塘里村还仅仅是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子。如今,塘里村以文化反哺经济,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庄、民宿、咖啡馆,颇有名气的孙家金团更是在村口开了一间具有特色的小铺子。当城里的来客沉醉于此地的山水中时,会欣喜地发现,这些点缀元素带来了别样的活泼生气。

    塘里鱼儿畅游,岸上垂柳依依,四角仿古亭榭,还有曲直蜿蜒的休闲长廊显得古色古香,看不见垃圾的村道,还有那一幢幢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无不构成了塘里精致独特的美。塘里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这个原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村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终于旧貌换新颜。
     

        资料来源:浙江新闻网
        转载时间:2020年01月08日
        转载网址:https://zj.zjol.com.cn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会议专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 中日三国文化研究交流网
  • 中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研究网
  • 三国文化旅游信息网
  • 诸葛亮文化研究交流网
  • 诸葛亮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曹魏历史研究交流网
  • 曹魏文化旅游信息网
  • 中日蜀汉历史研究交流网
  • 蜀汉遗址旅游信息网
  • 中日东吴历史研究交流网
  • 东吴遗址旅游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