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全鉴》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作者简介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东篱子,本名迟双明,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前 言
三国(公元220-280年)是指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这一时代是一个“卷起千层浪,淘尽万世良”的英雄四起的时代,是一个群雄逐鹿、波澜壮阔的时代。在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中,杰出人物风起云涌、事件众多,因《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许多三国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是一本文学作品而非史书,很多故事与正史有不符之处。《三国志》则不同,是作者陈寿尊重史实而编写的一部史学巨著。作者用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三国志》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br《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这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这六十年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陈寿虽然在名义上是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也体现了《三国志》的特点。《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由于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所以在当时就受到了很大的赞许。与陈寿同时代的夏侯湛写作《魏书》,当看到《三国志》时,认为已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由此,足见该书的巨大价值。